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新疆日报专版刊发我校教师论文

新疆日报专版刊发我校教师论文

  2015年5月21日新疆日报第六版专版刊载了我校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刘志林、殷少明、张晟义、王海芳、李季鹏等五位专家论文。

  这五篇论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为背景,以善抓机遇、创新驱动、促进新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分别就新疆企业发展环境、新疆现代服务业、新疆沼气产业、新疆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发展等主题做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决策建议。该批论文集中展示了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提高了研究成果的转化价值。

 


善抓机遇创新驱动促进新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编者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企业则是承担发展重任的主力军。在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进程和应对新疆经济下行压力的新形势下,新疆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好发展主力军的角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6163银河官方网站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五位专家学者在此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我们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对改进政府工作、促进企业发展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优化新疆企业发展环境的对策

□刘志林教授、主任

一、完善新疆企业用人环境

从长远看,新疆地方政府应该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户口制度、教育培训、职称晋升、养老医疗保障等方面的统一管理。从短期看,首先应实现民营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经营历史及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体上的平等,在职工档案管理、户口、职称晋升、养老医疗等享有同等权利。其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职工,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获得住房、教育等支持。

二、努力改善金融、通讯及商业等生产性服务条件

1.优化融资环境,创新融资方式。新疆除了继续鼓励全国性及其他地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投融资机构进入新疆建立分支机构、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外,还应大力发展以服务地方企业为主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疆地方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转型为上市股份制银行。可以考虑在乌鲁木齐市等中心城市建立资金市场,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使民间融资行为合法化、透明化、规模化。在资金市场可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公正机构,设立融资企业的进入门槛,只向实体项目融资开放,防止多重借贷,恶意炒作。

2.加快交通、通讯、商业等基础行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交通、通讯、商业等基础行业是使新疆从“地图上”的地理优势转变成“实际的”地理优势的关键所在。

从硬件来看,一是要加快新疆现有铁路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高速、重装铁路线建设,推进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建设步伐,构建第二条出疆大通道,同时加快喀什至安集延铁路论证和建设步伐,构建第二条亚欧的铁路大动脉,实现中国与世界上两大能源富集区(中东波斯湾、中亚里海地区)的大连接。除铁路建设外,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还需要加速等级公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发展,以适应新疆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二是继续提升新疆通讯,特别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奠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三是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市等中心城市物流枢纽和专业市场建设,实现商流、物流合理规划和流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做到货畅其流。在重视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应更加重视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发展,使二者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从软件来看,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通过新机制、新政策实现跨越发展尤为重要。一是争取立项建设“一市两区”自由贸易区(乌鲁木齐市、喀什特殊经济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形成东西呼应的格局;二是乌鲁木齐市规划建设领事馆区,使乌鲁木齐市成为中国与欧洲、中亚各国人员和商品直接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使新疆企业外向发展便利化。三是按照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原则,实现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向民营资本开放,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三、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1、做到依法征税。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依法征税则是政府部门应遵循的准则。应做到征税有规,减(免)税到位。要防止为完成税收任务突击征税、变相征税、变税为费,也不能该免不免,名免实增。

2、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一是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含负面清单、审批清单、责任清单),绘制和公开各类审批事项的路线图及其相关要求(含审批部门、审批标准、材料要求等),实现透明行政;二是建立自治区、地州市及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将各职能部门涉企审批事项统一集中到中心,一个窗口受理材料,一个窗口办结各项业务。三是推广审批事项进度网上查询跟踪制度,让每个审批事项的申请人能够及时了解审批进度,也能反映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四是合理规定审批各环节的时间限制,实行“到时无异议自动转到下一环节”的流程管理模式。五是加大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其服务意识,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大力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政府管理部门应简化程序,鼓励企业参加或发起成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并对其工作加强指导的管理。各级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也要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章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把解决会员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成为学习型、服务型、企业战略联盟型组织,更应该成为企业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共同提升产品质量及行业发展水平的组织。

五、牢牢掌控舆论宣传主导权,防止负面事件效应过度放大

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十分发达,负面事件造成的心理影响远大于实际影响,需要长时间才能修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涉暴恐负面事件对新疆企业发展的影响,应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应依法管好微博、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网站等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自媒体,严厉打击造谣生事、煽动民族仇视对立、宣扬暴力恐怖、鼓噪极端宗教活动的言论。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屏蔽、删除、跟踪有害言论,让主流声音占领网络空间。

六、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一是要按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总要求,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并坚决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应充分肯定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宣传靠勤劳睿智创富的故事,把公众注意力聚焦于发展的主题,以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富”的社会舆论氛围。

(此文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号:XJEDU050212A01)

 

 

 


新时期促进新疆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

□王海芳副教授

一、科学管理,苦练内功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新疆市场的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民营企业只有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企业中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民营企业家要善于借鉴同行业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在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防止不科学不合理的决策;建立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仅仅让规章制度停留在纸面上;要加强企业的执行力,重视管理的细节问题;要善于使用灵活的管理方式,让员工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多方合作,创新发展

长期以来,新疆的民营企业都处于中低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产业链的中下游徘徊,许多企业仅仅依靠新疆的丰富资源“靠山吃山”,不注重研发。新疆民营企业应该强化创新意识,依靠创新实现发展:(1)民营企业要主动加强和相关科研院所、地方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2)相关行业协会要积极探索成立科研基金会,资助并奖励有重大创新成果的企业;(3)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并落实监督体制,防止企业滥用专项资金造成浪费;(4)新疆的民营企业要敢于“走出去”“引进来”,要加强与内地先进企业的广泛合作,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相关高科技人才。

三、品牌引领,特色取胜

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新疆民营企业一要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和运用商标、品牌的能力;二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争创驰名品牌。引导新疆民营企业加大品牌创新的投入,培育“种子企业”,实现从无名品牌→弱势品牌→低附加值品牌→知名品牌→强势品牌→高附加值品牌的升级;三要以企业集群为依托,以富有“专精特新”特质的民营企业产业群为载体,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升新疆民营企业群体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四要实施差异化定位战略,突出品牌特色,以新颖的产品,独特的服务,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四、结构优化,产业转型

新疆民营企业由于天生的发展轨迹和市场补缺,决定了其产业结构趋同,主要经营项目单一,分布在一、二产业的比重小,加工制造业规模较小。新疆民营企业需要进行结构优化:(1)民营企业可依靠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选准主业,突出特色,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努力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集群,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特别是援疆省市的产业转移,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优势资源开发、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发展前景明朗、拥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予以政策倾斜。(3)本着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区别对待的原则,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加大对南疆三地州民营经济财税信贷、用工用地、用水用电、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五、借助互联,创新模式

互联网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以企业为单元构筑的发展网络越发复杂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共生规律成为目前中国企业发展中最为明显的规律特征。从共生视角来看,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以构造全新的价值创造网络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而技术只是实现这个网络的要素之一。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网络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因此,新疆民营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就是要凭借对消费者潮流的洞察和客户需求的把握,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组建强大的企业平台,从而实现最好产品技术的整合、最广泛的客户资源的整合和最有服务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人才整合,以及最广阔国际市场渠道的整合。

六、多样融资,化解难题

资金是制约新疆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性因素之一,只有构建多样化融资渠道,建立高效率的融资服务平台,多方合力,才能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1)利用供应链融资。它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银行控制风险,也有利于企业增强信誉;(2)要注重和开户银行维持良好的关系。加强沟通保证信息的对称,规范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增强信用;(3)要善于利用融资租赁。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融资;(4)要大胆尝试互联网融资。最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平台拥有大数据的优势,可以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形成规模效应。中小民营企业可以尝试P2P网贷,虽然,目前融资成本较高,但是融资速度快,没有繁杂的手续。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贷平台会更加丰富,监管更加规范,融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对企业来讲会有更多的选择。

(此文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号:XJEDU050213A01)

 

 

 


促进新疆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

□李季鹏副教授

小微企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活力源泉,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微企业占新疆各类注册企业总数近91%,创造的GDP约占新疆总体GDP的35%,就业人数占新疆城镇就业总数的近77%,对全疆的税收贡献率接近37%。新疆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资金约束瓶颈、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微薄、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国家确定了新疆在新丝绸之路上的核心区地位,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小微企业发展。新疆各级政府部门应不断优化新疆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小微企业则应把握机会,加强自身各种能力建设,通过科学管理、创新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促进国家对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的“落地”

新疆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由“管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变。各级政府、特别地方政府要及时梳理并“当地化”国家各种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各项政策都能真正为小微企业发展服务。要积极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闲散资金向初创期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投资。并实际结合新形势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客观发展要求,依法设立形式多样的扶持基金,鼓励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加强市场的法制化监管,促进小微企业诚信经营

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的保证。新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诚信情况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对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同时要指导广大小微企业加快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标准、建立能准确、及时和全面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信用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并完善小微企业的征信机制。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和惩罚强度,努力培育和完善小微企业诚信的企业经营环境。

三、简政放权,努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新疆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把政府注意力转变到为市场发展主体——企业服务和创建良好企业发展环境上来,全面提升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另一方面要深化对小微企业注册、投资等的行政事项审批改革,大刀阔斧地取消或简化那些不必要的审批程序,推动企业注册、税务、年检等诸多事项的网络化处理流程,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注册难,报税繁琐等问题。坚决查处并杜绝向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四、创新融资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为主要的便是要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同时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新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能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靠于国有大银行,而应该大力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融资性金融担保机构等,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梯队多形式融资服务。同时,也要鼓励和促进这些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融资服务产品,促进银行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合作。积极促成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的监督和完善。同时,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大力开展股权质押、商标、品牌质押,动产和不动产质押等。积极筹备和搭建小微企业“融资超市”,做好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五、科学管理,创新发展

科学管理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是小微企业的竞争力源泉。新疆小微企业必须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科学管理,要求新疆小微企业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用科学管理解决企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小微企业要主动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摸清顾客需求,找准市场定位,走特色发展道路,努力把小产品做成大市场,成为小而强的市场开拓者。小微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则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新疆小微企业应改变过去那种“靠天吃饭、等米下锅”的被动决策思维、也要摒弃过去那种“小富即安”的保守性经营理念、更要摒弃过去那种“拍脑袋决策”的决策模式,增强决策思维的前瞻性、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决策基础的扎实性。新疆小微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信心,明确创新主题,通过创新实现从弱到强的嬗变。

六、重视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增强小微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小微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新疆小微企业要运用好政府简政放权的契机,运用市场的力量拓宽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用多种措施吸引人、留住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增加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时,政府要搭建小微企业人才服务平台,联合疆内各大中专院校为新疆小微企业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和引进高端人才为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困扰小微企业的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问题。

(此文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号:XJEDU050212C10)

 

 

 

 


丝绸之路经济带助推新疆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殷少明教授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极好机遇

1、政策机遇。国家为新疆“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差别化政策,这些政策正在发挥着放大效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了之后,新疆获得了更多的国家支持,新疆正在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政策高地。例如为了尽快形成经济中心城市,引领地区发展,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国家批准设立新疆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和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区。

2、“通道”和“基地”建设的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是通道经济,为此,新疆提出了建成“一通道”,即建设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进一步完善以中通道为主轴,北通道和南通道为两翼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明确提出建成“三基地”,即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大型风电基地。“通道”和“基地”建设中必然导致对服务资源,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的上升。

3、产业转移机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果凸显,新的区域增长极正在形成。新疆以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和科技优势,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的理想目的地。产业迁移必然促使生产要素加快流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必然要求现代服务业提供各类服务产品。

4、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我国将长期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也必将是新常态。新疆原有的工业门类可能演化为生产性服务业,传统的服务业可能整合为新型的服务业,制造业的核心业务可能越来越趋向于精、专、强,而原来的非核心业务可能越来越独立为新的经营实体,甚至发展为新的产业形态。

二、新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牵引作用

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立体化运输网络。铁路建设加快推动铁路北通道和铁路南通道建设项目立项和实施。民航要完善枢纽机场功能,积极打造干线机场,扩大机场网络规模,争取并吸引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国家航空公司进入新疆进行客货运输,提升新疆机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实现物流配送的社会化,大幅度提升第三方物流的配送的比重。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现代物流企业。尽快建成以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等城市运输枢纽中物流园区,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强,集信息、仓储、包装、交易、加工配送、运输等功能与一体的物流基地。

推动区域金融资源整合,促进区域内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发展,吸引全国性、区域性和外资金融机构在新疆开设分支机构。争取设立“国家金融改革开放综合配套创新试验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金融贸易创新示范区,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中国中亚开发银行,放大金融差别化政策优势。进一步完善证券、保险市场,提供基金、债券、股票、保险、金融租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增强区域间的金融业务合作。

构建面向中亚国家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先进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平台,积极承揽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咨询策划等服务外包业务,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训,为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壮大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

加快建设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哈密、伊宁、霍尔果斯等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商品集散地。重点改造和提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模式。积极稳妥地推动期货交易市场发展。围绕农民增收,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促进零售企业业态创新和经营转型,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在商贸流通智能化管理方面的应用,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以政府推动为主,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国际会展,全面扩大新疆各类国际会展的品牌效应。

在继续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努力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新疆特有的资源优势,突出西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加大开发地方风味产品力度,创出新疆民族风味餐饮品牌。

办好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丝绸之路国际服装节、新丝路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定期开展国际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体育项目,推动更多广播电视节目落地中亚国家。吸引外资、民资创办和经营文化企业,全面发展各类文化娱乐产业。注重开发利用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努力培育文化市场,把发展演艺业和旅游、餐饮、休闲、体育等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机制,在做好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沿边口岸和各大医院要大力发展国际医疗,推动旅游医疗。

(此文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中期成果,项目号:XJEDU050212A02)

 

 

 


大力推进沼气工程改善新疆能源结构

□张晟义教授、副主任

新疆是一个能源资源丰裕地区,同时又是绿洲生态脆弱、环境问题严峻的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特别是具有丰富原料资源的沼气产业,对于改善新疆能源结构,破除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诅咒”,减少农业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新疆具有发展沼气产业的丰富资源。据测算,2012年,新疆禽畜粪便排放量为9391.11万吨,能源化可利用量为3130.37万吨,折合标煤量为1628.42万吨。而农作物秸秆可用资源量为2396.36万吨,折合标煤量为1258.84万吨。新疆发展沼气产业必须以大中型工程为抓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双效并举(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视角认识新疆的生物质能发展问题,在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总体框架下考虑和推进沼气产业,建立其发展的长效机制。新疆沼气产业发展,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协调宏观规划。特别是要与节能减排、污染防控、援疆、城镇化、“气化”工程、“无电区电力建设”等其他重大工作互动和协同。要优化大中型沼气工程的空间布局,改变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实施重点扶持,优化空间布局。新疆全部15个地区(含直辖县级市)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昌吉回族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畜禽粪便资源量绝对数、人均占有量和空间分布密度(每平方公里畜禽粪便资源量)三个指标上,排名均靠前。其中,前四个地区应优先布局大型、甚至5000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沼气工程。

二、严格环保规制,加强项目监管和支持服务

自治区及各级政府应提出治理现有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污染的明确时间表。在领导的选拔任用中,纳入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环保部门应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严格环保规制,严查严办养殖业污染;特别对利用了财政资金却无正当理由不运行沼气项目的排污企业,可以勒令关停整改;以此形成促进沼气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倒逼机制。此外,新上马的规模化畜牧养殖场或屠宰场等,需要首先可验证地解决环保问题,否则不予核准。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促进养殖企业等尽早抓住国家补贴沼气工程的政策机遇。应明确大中型沼气工程立项的基本要求,严格实行立项前的实地核查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评审的质量,建立全疆大中型沼气工程评标专家库,特别要补充从事产业和战略管理研究的人士作为评议专家,规范各地项目建设管理中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其中,申报单位自筹的资金必须首先打到财政账户上确认,否则不予审批;严格实行按进度报账制。此外,项目的监管和技术支持不能仅限于农口部门,应扩展到工业等其他部门——特别是针对规模大且技术复杂(涉及发电等)的大型沼气工程。

三、改革资金使用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在沼气财政资金的总盘子里,改革分配方向:大幅压缩户用沼气的比例、适度压缩联户沼气的比例,显著增加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比例,增强其支持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新疆农业厅应重视地方上和建设单位(企业)的意见,在大中型沼气项目的立项规模(容量)和资金分配上因地制宜,适度集中使用,不搞平均主义。就政策突破问题,农业厅应积极与农业部等接触并汇报,反映实际情况及创新意见。要改变僵化的断续推进模式,对论证科学、有前瞻性的工程设计,要按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资金等扶持一次到位,不搞“添油加醋”战术,以集约土地利用、设备选型等优势,最大化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创新大中型沼气工程的运营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创新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投资和组织体系,改变以往把沼气工程建在养殖场的单一模式。继续以村委会为主体进行项目申报与建管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配套建设运行服务网点,形成“建、管、用”为一体的农村沼气运营体系。鼓励项目建设单位和工程技术单位等多个主体,依托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强联合,采取资金和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合资合作,成立单独的公司(独立法人)进行沼气系列产品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和商业化管理。除了通过管网就近向农户及养殖小区供应沼气外,中远期可考虑以车用燃气、管道生物燃气、热电联供、罐装生物燃气等方式,来开拓市场。此外,要积极就沼气工程申报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五、大力整改和挽救“烂尾”工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监管主体不明和监管不力,运营主体不清甚或缺失,设备故障和技术问题,缺乏原料、日常运营资金或产品销路等原因。近十年间新疆出现大量“烂尾”、“休眠”沼气工程。如不加阻遏,情况必将进一步恶化,并会对仍运营的、以及新上马的工程,形成消极示范和不利影响。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出台整改和补救政策,督促相关主体拿出切实改善措施。对于停用、弃用的沼气工程,可以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出料、管护等难题,争取恢复利用。

(此文是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号2011GXQ4D082,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号12YJAZH198的中期成果)